第三六六章 事情的真相
杨安摆出笔记本电脑,将剪辑过的视频播放出来。
从两个孩子进村开始,贫瘠穷苦的环境就让三个大人感到心情沉重,破旧的房屋,连他们自己都极少见到的土灶台,羊圈,猪圈,山民几乎听不懂的土话,孩子连灶台怎么点火都不知道,找不到吃的,如果不是村里的小女生帮忙,他们说不定会饿一晚上!
山里夜间微凉,又没有任何娱乐设施,手机平板全部被没收了,两个孩子忙碌了一整天疲倦不堪,终于上床睡觉。
霍金军问道:“你也是和家里闹翻了,才来参加《变形计》的吗?”
冯睿道:“没有啊,我家里很幸福,爸爸妈妈都对我很好。”
霍金军奇怪了:“那你过来干什么?”
冯睿道:“我想当一个艺术家,拍电影,唱歌,画画,在各地旅行走走,感受这个世界。可是他们一直想让我当演员,虽然我很崇拜我爸,但我不想走他的路。”
看到这里,冯刚的眼睛瞬间酸了,冯夫人更是哽咽起来,握着丈夫的手,两人情绪很激动。
冯睿说完自己,又问道:“你呢?”
霍金军翻了个身:“我恨我爸,还有我妈,我都恨!我是个有家的孤儿!”
霍夫人闻言差点昏厥过去,她哽咽着,心中的悲伤无人能知,冯夫人握着她的手,低声鼓励着她坚持下来。
霍金军说道:“我从记事开始,他们就在吵架,我爸永远都是喝多了回来打我,骂我,我妈妈只知道打牌,逛街,说我这个不准做,那个不行。他们从来不关心我,每个月给我五千块零花,把我当猪养!”
冯睿惊讶道:“你一个月零花钱5000啊?我才50……”
霍金军哼道:“但是钱能买到爱吗?至少你爸爸不会喝醉了打你吧?你妈妈不会只顾着打牌,不管你吧?”
冯睿想了想:“这倒没有……从小到大,他们什么都给我安排好了,我知道他们是对的,但是我又不知道我错在哪里……”
霍金军喃喃道:“从小到大……我要什么他们就给我买什么……但我就是觉得他们不爱我……”
两个孩子都困了,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,好多话,是他们永远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说出来的,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,在身心疲惫,放下所有防备,只有难兄难弟陪伴的时候,他们终于说出隐藏了很久的心声。
杨安按下暂停,看着三个大人,说道:“有何感想?”
霍夫人哭泣着说道:“傻孩子,我们怎么不爱他?”
杨安反问道:“要什么就买什么,这就是爱他?”
霍夫人点头抹泪:“我知道我以前做错了,但这一切都是有外界原因的,小军的性格也很偏激……”
杨安再次不客气地打断她:“他的性格偏激?霍夫人,你真的不懂你的儿子!”
继续播放视频,时间到了第二天早上,6点左右,冯睿咳嗽醒了。
冯睿无精打采,霍金军摸了摸他的脑袋:“你发烧了!”
冯刚两口子焦急起来,看着杨安,杨安示意他们别急,接着往下看。
冯睿没有精神,看起来很难受,霍金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,他絮絮叨叨说了很多,最后说道:“我去给你找点吃的和喝的。”
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,14岁的霍金军能找到什么吃的和喝的?
他跑出家门,在村道路上盲目走着,村里山民好多都出去干活了,他又不敢去逐户敲门,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人,是昨天来他们家帮忙做饭的小女生,他兴奋地迎上去:“你好,你……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吃的?冯睿他病了,发烧没力气,你家有温水没有?”
霍金军的大胆求助,让他获得了一块饼,一搪瓷杯水,他道过谢后急急忙忙回家,将所有的东西都交给冯睿吃,自己却是水米未进,饥肠辘辘,看着空空如也的屋子发呆。
这一幕,让三位家长更是目瞪口呆。
在众人眼中的问题恶少霍金军,竟然会有这样的一面,他还知道帮助人?
杨安说道:“我问霍金军,你全给他了,你吃什么?他说,我不饿,我们是兄弟,他不舒服,我应该照顾他!霍夫人,这样的孩子,真的性格偏激吗?”
四人此刻都忽略掉了,这时候是有摄像机对准他们四人拍摄的,《变形计》不是只有让孩子改变思想,杨安让家长同行,实际上更多的是想让家长跟着一起改变。
这段视频,杨安留了下来,让他们自己重看,揣摩思考。
成年人不需要他说教,只要他们不傻,肯定会明白杨安的用意是什么。
许多时候,就差这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了,杨安毫不留情地撕碎这些,赤果果地将问题的根源展示出来,你家长不舒服也好,难堪也罢,但你必须正视自己的错误!
今天是第二天,杨安来到镇上和两家父母沟通,换成宁昊和老崔在村里拍摄。
中午一起吃饭,冯刚突然想起一事,问杨安:“那个张娟是谁?就是这个屋子的主人家,他们去哪里了?”
杨安笑了笑:“他们是这条纪录片另外一条主线,我会在合适的时候,让他们和你们相见。”
张娟,十四岁,再过两天开学就读初三了,在乡中学,她是一名品学兼优,深受师生喜欢的女生。
《变形计》节目组找到他们,老崔和杨安亲自来这里讨论,还发生过争执,就是没有确定如何将他们加入到纪录片中。
张娟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在地里干活,在山里砍柴,偶尔挖点山笋之类的,全家收入就这样了。
张娟还有一个4岁的弟弟,按照农村人的想法,读书有什么用?尤其是高中,又不是义务教育,一年一千多,浪费钱!张娟这个姐姐将来只有一条路可走,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挣钱,给家里补贴家用,即使是嫁人,也要照顾娘家的弟弟一辈子。
但是,张娟喜欢唱歌,还喜欢唱英文歌,一首《雪绒花》是她最喜欢,也是最擅长的歌曲,这是前来朗子村支教的大学生教的,她热爱音乐,她对着摄像机说出自己的梦想:“我想当音乐老师,然后回乡里教同学们唱歌。”
多么美好的梦想,但现实又如此残酷。
张父给不了这一切,让孩子上大学?还是音乐专业?张父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,他不知道即使在城市里,让孩子学音乐也是一个让普通家庭都难以承担的巨大投资,而且投入和产出根本就不能成正比。
暑假的最后几天,《变形计》终于决定借用他们的屋子,然后派车将他们送到江徐,这是应张父的要求,去城市里看看,他们想到城市里打工。
知识改变财富和命运,这句话不是绝对的,但无知绝对改变不了财富和命运。
张父以为在江徐这个大城市,能很快给张娟找到工作,但他想的太简单了。
大排档的洗碗工和勤杂工,张父过去问,人家一问年龄,14岁,再看到怯生生站在旁边的张娟,还有扛着摄像机在远处的导演组,立刻义正言辞拒绝,说自己不收未成年人。
问了几家都是拒绝,张父可能得到某个老板的提示,示意让导演组别跟着他们。
导演组收起高清摄像机,换成皮包隐藏摄像机继续跟着,即使这样,张父也屡次碰壁。
洗车店的老板看他们是乡下人,死命的剥削,要抵押身份证,交押金400块,每天管两顿饭,不管住,一个月给200块。
碰到个劳务中介公司,对方倒是热情,但想找工作?500块中介费先掏出来再说,张父傻了眼,500块啊,他们家半年都用不完!
站在城市的街道,张家三人举目无亲,甚至连人行横道的交通红绿灯都不敢照着走,不知道地铁站口为什么这么凉快,不知道为什么街上全是车,全是行人,三人也就张父在二十年前来过江徐,母女二人最多只去过镇上,他们与大城市的热闹繁华完全无关!
导演组给他们找了便宜的青年旅社,盒饭和矿泉水也是敞开供应,但张家仍然保持着对导演组的不信任感,尤其是张父,还想试试。
试试也无妨,他们在江徐找了三天工作,收获寥寥,之前那一家洗车店还是开价最高的,至少一个月还给200,而其他所有的地方,一看是个14岁的童工,最多只提供两顿饭。
张父问能不能加点,对方直接丢一句出来:“还想要钱?城里勤工俭学的初中生高中生多如牛毛!他们连两顿饭都可以不用管!每天自掏腰包,吃的比我们老板都要好,他们自费出来社会实践,自愿体验辛苦生活,这些免费劳动力,一抓一大把!”
张家所有人都惊讶了,他们不敢想象,难道城里人做事都不要报酬?出来体验打工的学生,吃一顿饭要三十四?这个世道变成什么样了?
在张家人的迷茫中,导演组提出一个建议:“我们杨导说了,希望你们去江徐师范学院看看,今年的《中国好声音》冠军是李奇,你们是老乡,应该有话可以聊。”(未完待续。)
(https://www.zbbwx.net/book/2260474/317197810.html)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bwx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bwx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