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东北王?
杨震的话音落下,主席摆了摆手道:“他们那里不着急,在地面联系还未彻底打通之前,暂时还是以目前的装备适合。地面物资运输渠道没有打通,给他们也没有地方去搞汽油去。单纯依靠你们空运,那是败家子的作风。”
“关内各个兄弟战场换装的工作,还是等此次会战结束之后,视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再说。现在的核心问题是,怎么样全力的打好这一仗。这对于我们现在来说,是关系到生死的问题。这一仗打胜了什么都好说,败了我们还是只能固守在山区。要那些的坦克和大炮,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。”
“杨震同志,此次会战我给你提出三个要求。第一,你们抽调兵力的时候要量力而行,绝对不能危急北满老区的安全。那里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工业,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。华北战场要抽调足够的力量,但是东北战场也绝对不能有失。”
“第二在战略战术的问题上,你要多抓一些。合成化作战,你是全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这方面的经验你还是充足的。此次会战对我军的发展至关重要,我希望你能够慎重一些考虑。既要大胆运用你们的经验,但也不要过于盲动、冒险。”
“第三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。既然已经下决心要打,那就要一鼓作气打赢。我们不能付出了代价,在冀中平原上继续站不住脚,又被人家给撵了回来。代价是要付的,但是也要必须打赢。”
主席的几个要求,杨震听了之后多少有些苦笑。第一个要求是必须的,主席提出这个要求,他没有感觉到意外。但是后面的两个要求,却是明摆的告诉他,此次冀中会战指挥员由他担任。但这个差事,无疑是一个苦差事。
此次会战,涉及到华北地区四大敌后根据地之中的主要三个。如果再加上抗联南下部队,可以说是四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上配合。这么多建制的部队,在一个战场上作战,并不是一件很让人省心的事情。
四大野战军,在装备上是千差万别。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部队到是好说,都是抗联一手装备出来的。但是山东军区所属部队,对于抗联来说还是一片的陌生。作为整个华北各个根据地之中,最富饶、也是兵力最多的山东军区,杨震根本就不了解。
战术、战略应用,也是有很大差别的。单单其中的协调和配合关系,就可谓是异常的复杂。统一指挥这些部队作战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而且这其中很多干部,资历远远的超过自己。战场上的协同关系,更是复杂的多。
看着周边的几位老帅,杨震摸了摸鼻子却是没有立即回答主席的话。不是他畏难不前,是这其中的关系协调,实在是太过于复杂。这次与四二年的那次会战,可是完全两码回事。各自分区域作战,不形成一个整体作战指挥整体难以抗衡。
也许看出杨震心中有些犹豫,老总对主席笑了笑道:“看来杨震同志还是有些犹豫,是不是有些怕指挥不动我们这些老家伙?这次有主席和我给你做这个后盾,你有什么可担心的?除了抗联之外,其他三个野战军,根据此次制定的整体方案,中央是有统一安排的。”
“主席与中央已经决定,将原来晋察冀与晋冀鲁豫军区参加挺进军的部队,全部抽调出来。再加上目前在你们那里整训的七个旅外加十一个团,重新编组为两个野战军,交给你指挥。”
“这些部队在去年的会战之中,与你们曾经有过相应的配合,所以在指挥和协同上,你不要有什么担心。至于山东军区的任务,等详细计划拿出来再说。所以,我看你的顾虑完全没有必要。”
老总的这番话,杨震迟疑了一下之后道:“老总,我想两个野战军可以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之下,先以军区为建制进行纵队一级的编组。但是各部的任务和作战区域的划分,我看还是暂时不要急于下结论,还是等到计划制定完成之后再说。”
“毕竟此次大战,是我军第一次集中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行动。各部队的详细作战任务和作战区域,还是等计划制定完毕再分配也不迟。我建议各大战略区在任务的具体划分时候,不要专注自己当面的敌情变化,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,自己会被调出作战。”
“这样,我让郭参谋长留下,与军委和各大战略区抽调出来的参谋人员,统一制定一个作战方案。郭参谋长这个人心细,考虑事情周全。不过我想能不能让几个大区的参谋长,也都一同留下来。”
“对于自己部队的战斗力,各个部队的参谋长心中最清楚。战略战术的使用情况,也是各部队参谋长的职权范围。所以我建议各个部队的参谋长,来的就暂时留下,没来的我派飞机去接。各军区在抽调出一批精兵强将来,会同军委总参谋部拿出一份作战计划来。”
“另外,鉴于此次会战是四大野战军协调作战,我建议还是设立一个总前委,选择一政治原则强,思想过硬的人为总前委书记,居中协调几大野战军协同作战。同时还需要中央在整体战略上,进行把关与监督。”
说到这里,杨震犹豫了一下之后道:“我在从东北给山东军区调拨一部分的通讯设备,以及一批弹药,同时给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部队再调拨一批反步兵地雷,以及反坦克地雷,在调拨一批火焰喷射器。”
“此战既然关系到我们的生死,那么大家有什么需要的,我们保证尽可能的满足。一切为了打好这一仗,做好最周全的准备。还有回去我们就开始着手部署,加大调运进关的油料和弹药储备。”
“包括加大粮食调运的数量,保证几个主要的战略区,尤其是晋察冀军区有一定的战备储备粮。并调集一批重炮部队和坦克部队,以及一批参谋人员先行秘密入关,做好战前的准备。”
对于杨震设立总前委的建议,主席沉思了一下,最终还是没有给杨震一个明确答复。不过此次作战会议,大致的方针已经定下来,剩下的就是制定战术方面的问题了。既然中央已经同意抽调各个战略区的参谋长,制定作战计划,各大诸侯也要返回各自地盘去着手准备。
在各地诸侯返回各自辖区之后,主席却是将杨震留了下来。对于某些战略方面的问题,又进行了一番详细的研究。在杨震临走的时候,主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告诉杨震,中央已经决定将新四军的军长,调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。新四军的军长,改为原来的一支队长担任。
中央的这个决定,杨震多少有些意外,但随即也就明白了中央的意图。对于军长到抗联工作的决定,杨震表示了愉快的欢迎。不过与主席的谈话之中杨震也提出,自己不适合代理东北局第一书记的职务。
杨震建议总指挥在中央参加整风运动期间,还是由东北人民政府那位主席担任。杨震认为自己年纪太轻,现在还不到三十岁,有些事情处理的还很不成熟,考虑问题也是很片面。更无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的经验。
而且军事和对外争取援助上的事情,已经让自己忙的焦头烂额。实在没有再多的精力,去顾及地方上的工作。最关键的是,杨震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军人,插手地方上的事情,会给很多人留下枪指挥党的印象。
杨震的意思自己主要工作,还是放在军事上为主。至于地方上的工作,还是由地方上负责为好。自己的能力有限,对政治工作也不是很熟悉,作为第一书记恐怕力不从心。哪怕是代理,也恐怕很难做好工作。
杨震婉拒第一书记的这个想法,被主席连考虑都没有考虑的直接拒绝。主席的态度很坚决,这个第一书记还是由杨震代理。至于转正不转正,还需要看情况的发展再说。主席告诉杨震,东北的党政军、外交事宜由他一把抓。
尤其是对苏工作,必须由他亲自抓,有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向中央汇报。但主席也提醒杨震,不要与苏联方面搞的太僵硬。工作上要绵里藏针、柔中带刚,不要总是硬碰硬的来。尤其是苏联人现在掌握着抗联唯一一条对外通道的情况之下,更不要轻易的与苏联人搞僵。在他南下作战的期间,要指定好工作的代理人。
主席话里面的意思,让杨震心中多少有些难过。主席这番话说完之后,他就清楚的知道,总指挥这次来中央参加整风运动之后,很难在返回东北工作了。总指挥突然的调离,让杨震心中很是不舍。
自三八年那个寒冬,在宁安密营与总指挥相知相识以来,总指挥以宽广的胸怀,一直都像父兄一样,在身后默默的关心自己、支持自己。没有总指挥的信任和支持,自己很难那么短的时间之内,就在东北重新的打开局面。
对于这个如父兄一般的长者,杨震一直都相当的尊重,甚至可以说有一些的依赖。现在总指挥突然调离,让杨震感觉到有一些茫然。尽管中央还没有正式的宣布,但是其实已经是定论了。
与主席谈完话之后,得知总指挥调离的杨震,嘴上虽说没有什么表态,但是情绪明显有些低落。而且这个执掌东北党政军大权的第一书记职务,也让他很不舒服和适应。对于年纪轻轻便成了东北王,杨震可是全无升官的喜悦。
而相对于感觉到压力很大的杨震。自抵达延安之后,并未没有参加军委会议的郭炳勋,在战略方针制定之后,与晋察冀、晋冀鲁豫几个军区的参谋长,连同从东北调来的一批抗联最精干的作战参谋,则在军委作战处的一个警戒森严的院落里面,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。
与主席谈完话之后的杨震,并未急于返回东北。而是与郭邴勋以及军委参谋长等几个人,就此次会战的自己一些思路谈了一下。在各个战略区的参谋长抵达之后,杨震又组织召开了一个联席作战会议。
(https://www.zbbwx.net/book/2258349/33063145.html)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bwx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bwx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