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过河


第141章  过河

        刘仁慈三年前被派遣到雍州当刺史,如今三年期满,带着家人回京述职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出身寒门,家庭简单,只有老妻和两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儿子二十岁,在苏杭当官,二儿子十五,在苏杭求学,如今身边只有老妻老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仁慈是一个月前从雍州出发回京,由雍州官署的十位官兵护送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夫妻两简朴惯了,只有一马车的行李加上四名老仆,护送的官兵都各自骑马。

        长途跋涉二十来日,到了京城的临城泰安。

        哪里想到,一进泰安就开始秋雨不绝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来两日的路程因为秋雨竟然走了四日。

        好不容易进了京城地界,雨却越下越大,再加上有人私毁堤坝,水患形成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仁慈一行被困在了安平县附近。

        幸好他身边有十名官兵护卫,虽然被困,却无生命危险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刘仁慈夫妻被官兵们保护着到了安全的地方,看到即将收获的农田和百姓家园变成了一片泽国,刘仁慈心痛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身边站着的都是衣衫褴褛的百姓,百姓们对着被洪水冲垮的农田嚎啕大哭。

        失去了农田和房子的百姓成了流民,为了生存,好些百姓不得不往京城逃,想要去京中谋一份差事,养家糊口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些暂时离开的百姓都是身强体壮的,身体虚弱的老弱病残却走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周围蜷缩在一起的瘦弱百姓们互相取暖,刘仁慈心一横,打算留下来暂时安置这些百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两日去京城的流民越来越多,到时说不定京城都有麻烦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暂且留下来安抚这里的百姓,等朝廷有赈灾官员来了,他再将这里的事转交给他们,若是朝廷处理的好,怕是用不了几日就会有人来接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为此,刘仁慈还派遣了身边的两名官兵进京去京城衙门禀报这里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安置灾民,刘仁慈暂时征用了高处富户的大宅,又把随身带着的粮食捐出来,让他的夫人给灾民们熬粥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他那点粮食没用到两日,就完全被灾民们吃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仁慈无法,又花重金从富户手中购买粮食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他一个清官,即便是花光了要用来在京城置办宅院的银钱,对于救灾来说也是杯水车薪,不但如此,听说他这里有吃的,四面八方的灾民都汇聚了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饶是刘仁慈已经尽量在管理这些灾民,在他的眼皮子底下,还是发生了许多肮脏龌龊事。

        眼看明日一早,汇聚的灾民连口稀粥都没得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仁慈无法,决定冒险渡过洪水去往京郊高官贵胄的庄子上求助,让这些庄子捐粮捐物,以安民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下雨天本就天亮的晚,还整日里黑沉沉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大早,天边刚有些光亮,刘仁慈就带着两名老仆两名官兵骑马出发去往京郊的庄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往京郊就要渡过洪水的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用了半个时辰,刘仁慈一行就赶到了洪水的水道边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渡过这条水道,就能到达受灾不重的京郊区域。

        水道原本是京郊一条不知名的小河,宽两米都不到,现在却有二三十米宽!

        原来小河上的木桥早不知被冲到了什么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洪水湍急,想要安全渡过这条洪水河道难之又难。

        河对岸此时有好些看热闹的京城百姓,感慨这洪水之大。

        河这边却萧条的生灵涂炭,好似是两个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既然刘仁慈打算去京郊求助,他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仁慈对身后老仆道:“老海,放苍鹰!”

        头发半白的老仆点点头,从马侧的麻布袋里放出一只老鹰来,而后在老鹰的脚上拴上麻绳,随后老仆对着苍鹰做了几个动作,手一扬,将苍鹰放飞天空。

        拴着麻绳的苍鹰往对岸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雍州偏僻干燥,那里住着哈突族,他们信奉鹰神,训鹰有一手,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一只老鹰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仁慈到了当地做官,也让老仆阿海学着当地人养了一只,只是没想到会被用在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小雨并不影响苍鹰飞行,很快这只苍鹰就飞到了对面。

        阿海对对岸的人挥手,对面观潮的人就小心解开苍鹰爪子上的麻绳,而后看到了麻绳上的字条。

        找了识字的人看了字条,众人恍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要他们帮忙将麻绳固定住,而后对岸的人要借助这根麻绳涉过洪水,到他们这边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得知这些,立马有人帮忙将麻绳拴在不远处一棵大树上固定好,而后对着刘仁慈一行挥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对岸的人帮忙固定好了绳索,刘仁慈让官兵取下带来的木盆木桶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后每人脚下踩着一只木盆或者木桶,借着绳索,打算漂过汹涌的洪水到达对岸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位官兵和一位老仆当先,刘仁慈在中间,后面是一位官兵断后,留下一位老仆看守原处,守着他们的马匹。

        对岸的人看着刘仁慈一行极为危险地借助麻绳往这边移。

        突然洪水一个猛烈的浪头将为首的那名官兵脚下的木盆打翻了,官兵一个趔趄,双手悬吊在绳索上,体重将绳索拉成了一个骇人的弧度,瞬间影响了后面的几个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还好在官兵身后的老仆阿海机智,及时抓住了那名官兵,而后让官兵抬脚踩到他的木盆里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名官兵身强体壮,动作飞快,这才避免绳索承受过多的体重,发生意外。

        对面观看的人看到这个场景心提到了嗓子眼,纷纷为刘仁慈一行人加油鼓气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五人借着木盆木桶漂浮到水道三分之二的位置,突然他们出发的位置窜出来了一群流民!

        这群流民衣衫破旧、浑身污泥,脏地看不出五官,显然是受灾多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守在附近,就是想找机会去对岸,可洪水湍急,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,有胆大的直接涉水过河,已经被淹没在洪水里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藏在暗处,早就看到了刘仁慈一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仁慈一行过河的方法他们也看在眼里,此时他们哪里还忍耐得住。

        见刘仁慈一行已经过了三分之二,顿时就朝着留守老仆的方向冲了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冲过来后,这些流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抓住绳索,也不踩着任何东西漂浮在水面上,就要强行涉水过河。

        短短瞬间,就有十来个流民抓住了绳索往洪水里扑!


  (https://www.zbbwx.net/book/1776558/116305750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bwx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bwx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