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瀚海唐儿归 > 第512章 旱地行舟

第512章 旱地行舟


第512章  旱地行舟

        耶律德光倒是没有张昭想的那么急迫,因为此时的形势,并不说对于张昭一方单纯有利,对耶律德光来说,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控制了荥阳、巩县和偃师以后,契丹人已经打破了洛阳八关之一的旋门关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雍凉军而言,洛阳的形胜之地已经完全失效,辽军现在也已经在洛阳盆地之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耶律德光对高松的军事能力十分信任,光哥知道,高松是他为数不多可以完全放心的悍将。

        换个人的话,金墉城外被打了个十比一,很可能就已经被慕容信长给吃掉了,高松仍然能保住大部分的主力,这就是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高松还写了一封密信,通过小船顺黄河直下,呈报给了耶律德光,这是高松对于金墉城下惨痛失利的教训总结。

        高松在信中总结了雍凉铁骑的三个优点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是多角弓弩,这使得在初次碰撞的时候,雍凉骑兵的远程打击力非常恐怖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是战马的爆发速度非常惊人,特别是具装甲骑的冲击速度,远在契丹铁骑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重甲对冲的话,契丹甲骑在冲锋速度方面,往往会很吃亏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就是战法有别以往,雍军的重骑兵采用了骑墙冲锋的攻击模式,在人马密集的时候,造成的杀伤力,是非常恐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高松也提出了应对的办法,他建议耶律德光采取更加倾向与阻卜人的作战习惯。

        既草原骑兵常见的狼群战法,以游走骚扰为主,不寻求主动上去近战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付骑墙冲锋的重骑兵,高松则建议遇到重骑兵的时候,一定尽量要避免直接对决,先打击重骑兵周围的辅助兵种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他自己的这次失败,高松认为,关键点就在于契丹骑兵,被雍凉的骠骑兵给驱赶到了一起,然后反复被具装骁骑兵冲击,进而造成了大量的损失。

        高松更看出这种战法唯一的缺点,那就是冲锋的重骑兵虽然威力绝大,但很依赖于其他兵种之间互相的配合,至少比起传统重骑兵,更需要整体协作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雍凉铁骑多角弓弩的优势,高松没说,因为这种纯粹就是装备上的优势,基本无解。

        除非耶律德光也能马上拿出几千把角弓弩,然后让士兵们快速练熟。

        收到了高松的呈报,耶律德光心里就大概有了个底,而且通过高松的战术分析,他也大概分析出了雍凉军目前的套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即想把辽军引到偃师城所在的洛阳盆地中,利用并不宽阔的洛阳盆地,让加速快,战法先进的铁骑,反复冲杀辽军骑兵。

        呃.

        也不能说不对,张昭确实有这个意思,但不是主因。

        耶律德光属于歪打正着,猜错了原因,但结果正确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光哥除了在偃师城摆了耶律颇德一万骑兵以外,大军仍然在巩县按兵不动,绝不跨过孝义桥,就是不进入张昭的伏击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把张昭给郁闷坏了,耶律德光的想法,应该是要等到后续大军和辎重到齐之后,才有可能西进,或者说,他想要张昭主动出击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张昭也挺为难,他要是主动出击,由于在黄河南岸缺少可靠港口的原因,转运压力也是很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中潬城和河阳的契丹人还有高松八千多骑兵,为了防止被这些骑兵袭扰后方和粮道,张昭至少也要摆一万骑兵留守才行,怎么看都不划算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在头疼间,赵弘殷、赵匡胤父子齐齐到来,这两父子就是洛阳本地人,所以被张昭派出去打探军情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赵弘殷满脸风尘,见到张昭赶紧把手一拱说道:“大王,末将已经查清楚,契丹人果然留了一手,他们经常自中潬城往巩县发小船通报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孟津关早已破败,无法阻挡辽国游奕军,契丹人甚至能通过此关,到大河边亲自来窥视中潬城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好家伙,张昭就说耶律德光一直不着急呢,感情是他的封锁还不够严密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在黄河与邙山和偃师之间,是一个三字型的地理格局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河是最上面的的一横,邙山在最中间,山南则是偃师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邙山和黄河之间,还有一条挺狭窄的通道,这就是汉代孟津关的所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高松不但可以通过黄河小船给耶律德光送呈报,契丹的斥候还可以通过孟津关抵近侦查,亲眼验证中潬城是否有危险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这样方便的获取信息途径,耶律德光当然可以不慌不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诸卿有什么好建议的?特别是河阳军与洛阳之民,熟悉地理,只要有好的建议,统统重赏!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昭听完报告,和颜瑞色的问起了正在被他接见的河阳军上下军校,这种事情,当然是他们这些地头蛇最为擅长。

        众军校交头接耳一番,一个军校站了出来,“大王若能给仆二百贯赏钱,仆倒是有一策!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昭一点也不奇怪,五代牙兵军校,管你什么皇帝、大王,说话就是这么直接,有钱就好办事,没钱就一边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汝且说来,若是有用,莫说二百贯,就是三百贯也不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军校搔了搔头,嘿嘿一笑,“仆自幼在大河边长大,家中多有大河船工,虽然被契丹人杀了不少,但还是有些人在。

        河阳军原本也有数百水军健儿,现在多少还能找到几十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大王要信得过仆,仆就可以把他们召集起来,去拦截契丹人的通信小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昭眼前一亮,这倒是个办法,不过他还个有疑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人有了,但大河上的船,早就被契丹人搜刮一空,你等在何处有船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容易,咱们顺河而下多有战船,不如征发民夫,拖到下游就是。”这是赵匡胤的提议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对!张昭一点头,旱地行舟,那不也是新朝雅政嘛!兆头挺不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王还可以让人修复孟津关,一个可以阻止契丹游骑渗透进来,二来就算大河上有漏网之船,也可以沿河追杀,不让他们靠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匡胤继续建议,张昭更加满意了,“那某就任命尔父赵弘殷为孟津关镇遏使,汝为副使,全权负责控扼孟津关,以及拦截大河上契丹信船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干就干,张昭一边让赵弘殷、赵匡胤父子封锁孟津关,一边让他们招募黄河船工、渔夫。

        更征发民夫两千余人行新朝雅政,来个旱地行舟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张昭也准备给高松一点厉害瞧瞧,因为对付中潬城的办法,也不是完全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还得从中潬城的位置说起,这洛阳的黄河河段只有五百多米宽,中潬城是修建在水中沙州之上,这样一来,距离就更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距离北岸只有一百米出头,南岸稍宽,也就一百七八十米左右,这个距离,正好在大型投石机的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恰恰,张昭的雍凉对于投石机的研究早得很,工部主事刘迪带领的各族工匠,已经把配重式投石机的原理,基本摸索出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昭立刻让李孝节把刘迪召来,然后命他准备快速组装最少三架大型投石机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浮桥窄老子攻不过去,那就用投石机砸,看你个河中沙州上的小城,禁得起多少发投石机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为了做出自己确实要先解决中潬城的迹象,张昭从七月初就开始将大量的骑兵放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雍凉骑兵越过偃师城,开始在各处骚扰契丹人,掩护并迁走整个洛阳以东到郑州的百姓,步兵则不断逼近偃师城,装出一副要强攻的态势。

        耶律德光信以为真,他完全不怕张昭攻击偃师城,反而打算张昭一攻打,马上就将耶律颇德部东撤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就在耶律德光准备撤的时候,突然发现一直不断来的中潬城信船,在黄河上被一股善战的水军拦截。

        山路狭窄的孟津关,也开始出现了雍凉军队的身影,他们似乎是在重建孟津关。

        七月二十一,哨探的辽军游奕骑,在孟津关彻底封闭之前,带回来了一个让耶律德光以及所有契丹军将,都非常惊恐的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雍凉军造了四架三丈多高的投石车,正在不断轰击中潬城。

        中潬城虽然坚固,但太小,不可能经得起这种大型投石车轰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旦中潬城陷落,黄河的封锁线马上就会失效。

        耶律德光虽然想把张昭引到巩县一带来作战,但并不表示他觉得自己打不过张昭,只是为了增加己方优势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现在中潬城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,通信又被切断,光哥苦熬了一个晚上,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这种只能干等的感觉,实在太让人煎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加上此时后勤辎重也已经基本到位,耶律德光于是将侥幸未被累死的民夫数百人集合起来,进行了射鬼箭仪式,在巩县誓师出发。

        得到消息的张昭勃然大怒,也将东京洛阳城中被俘的一千余契丹兵将,全部拉到偃师城外集体砍头,以契丹人的鲜血祭旗,随后真的开始猛攻偃师城。

        决战的时刻,终于到来了。


  (https://www.zbbwx.net/book/1718343/116975844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bwx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bwx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