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> 第267章 病例讨论

第267章 病例讨论


第267章  病例讨论

        “呵呵,年轻人之间,交流沟通应该也方便一些。”林介墨干笑一声,就当方闲是句无心之言,完全没有暗戳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能让汪洋和杨镂关这两尊大神收拢性子,林介墨也不得不佩服方闲的本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反正扪心自问,他可做不到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俩的性子,一个比一个心高气傲,要说没有本事,再心高气傲的话,那就是自欺欺人,但偏偏的,这俩人还都有点儿本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汪洋作为胸外科的主治医师,是名理论研究员,在理论方面,他排第二,湘南附属医院里就没人敢排第一,毕竟,理论和实操不同,脑袋里若没有点儿东西,哪来的概念能用于理论推敲?

        好在人无完人,汪洋的手上实操还是差劲了些,不过无伤大雅,一个人只要有一处特殊的拔高点,就能被其他人牢牢记住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杨镂关呢,他是方闲的师兄,就算当初几年投身于理论开发,实际的基础操作依然没有落下,仅仅是5级基础技能,杨镂关就精通三个,虽然没办法和方闲相提并论,但这样的年纪,放眼整个华国,还真找不到几个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虽然他俩的性子不太如愿,但向上的爬一爬的势头还是有的,人嘛,只要有向上进步的心,一切都好说!”方闲点着头笑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要说向上爬,最应该注意的,应该是杨镂关才对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父亲当初的造诣不低,想要超越很难,所以在表面上,杨镂关就是一副等死富二代的模样,但实际上呢?他向上的冲劲可是不小,要不然,怎么会来到他们功能重建科的前线呢?还不是要提升自己的专业实操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,想要把他父亲杨戈风教授给顶掉或并肩,他只能朝着世界级6级医师的方向努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目前杨镂关加入团队,这或许就是最大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大约一周后。

        时间来到四月末,作为一个在起步阶段的团队,自省往往是最重要的环节,每做一段时间工作,都要停下脚步,分析眼下碰上的问题,只有这样,才能让未来团队的发展更加稳定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探索,这样的素养是最基本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恰逢五一小长假前,所有人都被方闲叫到了一起,来整理这个月的工作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总体来说,咱们这个月的手术质量和数量都很不错,关于术后的跟进工作,也进行了准时记录,用于咱们以后的研究发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,其中有一个患者的预后,并没有达到患者和家属的满意。”房间内,秦泷副教授坐在一侧,开始对他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,其他人都看着他,毕竟是一个团队,每个环节都需要重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患者大便功能还算满意,每日的次数虽然偏多,但都在正常范围内,可以视作正常。但偶尔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,后来家属也闹过几次,但都已经被平息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新兴科目所必须的自省,每个环节、方面都要进行反复论证,在得到一个较好的结论后,才能付诸实际中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关于手术患者的预后方面,同样在手术风险的考虑范围之内,不排除是手术环节或实操出了问题,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他人彼此都看了一眼,没有率先给出自己的意见,虽然是手术之后,但为了铸成一套成熟的医疗系统,就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研究,出现任何一个问题,也应找到相对应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现在出现的问题毕竟是少数,就算是要抽样调查,也没有足够的案例供人分析,所以,与其说是什么医疗事故,倒不如说是凑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的手术现在还算是起步阶段,关于术后的未知风险,还是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作为基础,我们才能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关于这方面,我倒是觉得,在手术开始前,咱们需要充分与家属沟通,尤其是关于术后的效果方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是一台不成熟的手术系统,他们也没办法保证确切的术后效果,就算是已经成熟的手术,谁又能保证可以百分百成功呢?这都是未知数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在手术前,与患者家属沟通手术效果这方面,是必须且必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关于手术效果,不需要咱们保证什么,毕竟是新兴学科,如果能够保证什么效果,咱们这个团队,早就做到了世界顶级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听了方闲的话,其他人都放松的笑笑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如他所说,新兴手术系统,现在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,不能给病人家属做出什么确切性的保证。基本上,如今全世界的人,都在等着他们团队成文成稿,推出这一套全新的手术系统,并形成专业的课程和培训体系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他们现在就能确定任何术后效果,那才奇了怪了!

        气氛渐渐缓和下来,同时,方闲也说出了第二个建议:“其次呢,就是术后患者的观察问题,还是男女分开吧,这样一来,管理也能更加方便,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,方闲看了眼其他人,其他人也会心一笑,自然知道方闲说的什么事情,秦泷轻咳两声,点了点头:“刚才我说的,就是那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闻言,方闲挑了挑眉,却显得没那么惊讶,随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连续说了几遍:“那就不奇怪了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刚才还说过,自审时要对每个环节都进行分析论证,以确保这些方面不会出现始料未及的问题,就像是之前术后的患者之间,男女病人分开,会出现的问题也会大大减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一个问题,我觉得需要重视一下。”钟康罄副教授就坐在方闲的身旁,看到他陷入思忖时,冷不丁跟了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话,其他人都不约而同看向了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方闲点了点头,示意他说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想的问题是,手术之后的用药,是不是需要改变一下用药方面,毕竟,因为这项手术的特殊性,需要对神经功能康复比较好的药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“即便是一些进口药品,如果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比较有效,是不是也能引用进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钟康罄副教授这个问题,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沉默,这是因为,华国的药物原创开发,的确不如外国,但如果在这全新的领域引用外国的药物,会不会被人说闲话呢?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这全新的领域由华国的团队进行拓展开发,如果还需要进口药品,进行后续的药物治疗,会不会有些……拉跨?

        其他人面面相觑,这个问题,终究还是需要方闲来拍板决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合理用药方面的话,我觉得还是可以探索一番。”其他人各有思忖,方闲却点了点头,算是默认了钟康罄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虽然现在咱们正处于起步阶段,还没有找到最优质的术后合理用药,但毕竟关系到术后患者的身体健康,自然是以恢复更快为先,进口的药物又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,方闲的语气渐渐平淡,继续慢慢说道:“再说了,做研究这一行当,最重要的是什么?实事求是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能因为咱们需要进口,就不敢承认国内药物的原创开发能力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另外,这一个月的手术下来,的确有一些小问题需要注意,那就是咱们的分工问题,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体系,一个萝卜一个坑,到时候就算有什么突发问题,也能及时应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就是按照其他人的职能擅长,开始分配起各自的手术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杨镂关的手术技能,应该是在座除了方闲之外最高的,所以,他便负责手术中的清创,清创术相对复杂,有初次和再次处理伤口之分,在清理伤口时,还需尽可能保留重要血管、神经和肌腱组织,精细操作,就需要杨镂关来进行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钟康罄与秦泷,负责相应分管科室解剖学功能重建。

        方闲的任务更重了些,作为团队开发系统的主心骨,在各个方面,方闲都需要格外留意,所以,他负责解剖学宫灯重建的随时修正或指点,另外,还需要负责神经转位、缝合、栽种等方面的操作。

        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嘛!

        而李球,只是负责继续教学缝扎理念在肌腱直接封和操作中的应用,还在学习阶段,不能过多要求他,压力的确能够使人进步,但不能太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的病案讨论,持续了十几分钟,关于手术全程以及后续出现的各个问题,都搬到了众人面前,大家一起讨论应对方法,经过众人讨论得出的解决办法,也能更快投入实际中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在这时,会议室的门被人敲响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会议中突然造访的,是医院医务科和科研科的团队,听到方闲他们在这里进行分析总结,便亲自过来讨教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在别人会议进行到一半突然造访,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,但他们既然来了,就说明一件事情,那就是医院相当重视这件事,所以才会让医务科与科研科的团队过来讨教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一来,会议室就成了两极分化,原本还是面对面坐着的几人,现在都坐在了同一侧,而医务科与科研科的人,则是坐在了对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方医生。”一个看上去能在科研科说得上话的人笑眯眯开口。“你们团队进行的新型科目开发,如果有遇上什么问题,我们科研科肯定会鼎力相助,都是一个院的,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及时提出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医务科的人也表示了态度:“没错,新型科目的开发本来就是需要步步谨慎,咱们各部门协调合作,一起讨论讨论,对接下来的发展也有好处,对吧方医生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着他们说的话,方闲搬出了自己一贯的应付说辞:“那是自然,开发新型科目可不简单,如果有需要的,我肯定会寻求你们的帮助,一个团队的力量毕竟还是太小,如果有其他人愿意帮助,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,现在的科目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,需要耗时耗力的方面太多了,如果没有相关经验,确实帮不上什么大忙,如果一群人面对一个问题急得焦头烂额,那不是浪费时间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话里的意思很简单,作为新兴科目,连他们都还只是起步阶段,就算其他人有心帮助,估计也帮不上什么大忙,而且,如果遇上一些新问题,不但帮不上忙,还有可能带来麻烦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精神鼓励可以接受,但实际上的帮助,就免了吧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刚好各领域的人才都在这里,方闲有了新的想法,那就是趁着这个机会,做一个后续发布会的模拟,他们这个团队成立有一段时间,工作进度也稍有发展,发布会上自然不能失误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是发布会,就需要有一个人作为团队代表,原本方闲是这个代表的不二人选,但要说理论方面,团队里谁能比汪洋更强呢?所以,他自然而然就获得了代表的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个抛头露脸的机会,虽然杨镂关不太服气,但汪洋是最适合的一个,他不得不服。

        会议室里,汪洋站在桌前,开始对团队新兴科目的发展做出简短介绍,这不仅仅是在模拟后续课题发布会,更是要把他们的工作进度,说给医务科与科研科的团队来听。

        都是专业人士,就算各自分配的职能不同,他们也能听出方闲团队在新兴科目上的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对手术后续的观察处理方面,更是做到了事无巨细,虽然麻烦了点,但成熟的医疗体系,不就是靠着庞大的基础数据堆积起来的吗?

        听了汪洋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叙述,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,其他人也会主动指正,这不是挑刺,而是为了让接下来的课题发布会更加严谨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能指出来问题的,也就有方闲一人,就算杨镂关听得仔细,想从汪洋的口中听出来什么漏洞,但到最后,除了方闲之外,他也没有找到什么漏洞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能无奈承认,理论方面,汪洋还是蛮厉害的。


  (https://www.zbbwx.net/book/1718333/115674125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bwx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bwx.net